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民俗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2632

帖子

1万

积分

高级技师摄影师

Rank: 6Rank: 6

积分
10203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活跃版主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5:0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民俗?
      转摘自《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钟敬文被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此书很有名,在诸多民俗学概论中很权威,也是相关专业考研指定用书。)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作者陈建宪)。供我们大家共同参考学习、探讨、交流!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意义与其相近的词,如“风俗”、“习俗”、“民风”、“谣俗”等。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它的范围,应该对“民间”(folk)和“风俗”(lore)二词的含义加以认真的考察。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家的民俗学家们对民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方面,他们的目光大多关注文化比较落后的人群,尤其是所谓野蛮民族、农民和边民。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所变化。对民俗的研究已扩展到所有人群。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士兵、学生、商人、职员等,只要是“官方”之外的有着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都可看作“民间”。
     “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群体习惯。即令统治阶级中的成员,也有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之别。在公务活动中他们必须遵从官方的定制,在个人生活中他们除了保存着上层社会的某些生活习惯外,基本上也与民族共有的习俗惯制取一致的态度。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1、文化遗留物说。这是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民俗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就象人由猿猴进化而来,身上残留着一根尾椎骨一样。
      2、精神文化说。这也是英国学者们的观点。在国际民俗学界流行了相当长时间。英国民俗学会1914年出版的《民俗学手册》中,有一段话形象地表明了这种观点,它常常被人引述:“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状,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3、民间文学说。这种观点认为民俗即民间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前苏联。例如美国学者厄特利(F.L.Utley),将民俗定义为“口头传承的文学艺术”,将习惯、宗教、语言、工艺等排斥在外。在前苏联,民俗(Folklore)仅指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过去研究得比较多的民俗现象,也主要是民间文学。
      4、传统文化说。这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即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民俗排斥在外。1961年,厄特利曾对西方流行的二十一种民俗定义进行了关键词分析,结果发现其中“传统”一词出现率最高,达十三次,可见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
      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上述狭义民俗观今天已被打破,人们普遍倾向于对民俗概念的广义理解。我们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然,“民俗”的范围并不是宽泛无边的。每个民族都有上、中、下三层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一切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民俗事象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总体来说,大略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仪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等。
      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形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即民族语言和方言,它们是广义的民俗语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等。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形式。
      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214

主题

2632

帖子

1万

积分

高级技师摄影师

Rank: 6Rank: 6

积分
10203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活跃版主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5:06: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老师支持鼓励

457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首席记者

Rank: 8Rank: 8

积分
54600

活跃版主人气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6-1-16 01:30: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解。
本人业余时间涉足汽车行业,拥有海量汽车资源,以惊喜价服务会员。电话:158379389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 豫ICP备14000022号-1 )

GMT+8, 2024-4-28 04:45 , Processed in 0.0709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