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EXIF版本:0220 设备制造商:Canon 摄影机型号:Canon PowerShot S5 IS 光圈:f/4.0 快门:1/1600 感光度ISO:80 拍照时间:2007:09:23 13:45:53 [查看该相机参数性能]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2)正确选择焦平面: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我们都知道微距摄影的景深非常小,无论镜头焦距是多大,在1:2的放大倍率下,f22对应的景深大约只有6mm;而1:1时f22对应的景深只有2mm。所以在拍摄时应该尽量仔细选择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现的细节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并使这个平面与胶片平面(相机后背)平行――请注意“焦平面”和“胶平面”的区别。比较简单的情况,比如拍摄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并在背上的,那么最保险的办法是把机背调整至与翅面平行,这种情况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拥有足够的景深(视具体放大倍率而定)。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焦平面的选择实际上应该是拍摄过程中耗时最多的一个过程,经过精心的选择,图片的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当然,焦平面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蝴蝶也可以从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这里的准则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现内容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拍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东西在胶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有景深预测功能的机身这时候就发挥用处了,虽然预测的效果不见得完全准确,但是至少能给你一个参考。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EXIF版本:0220 设备制造商:Canon 摄影机型号:Canon PowerShot S5 IS 光圈:f/4.0 快门:1/400 感光度ISO:80 拍照时间:2007:07:20 08:17:45 [查看该相机参数性能]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3)拍摄昆虫时,尽量把头部和眼睛的细节特征表现出来: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和拍摄人像一样,如果主体的眼睛没有合焦,整张片子就显得缺少了神采。不过要使昆虫的复眼清晰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昆虫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大家不用笑,这个是事实,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头尾的方向都会搞错。拥有一定的自然生物知识是拍摄好生态照片的保证,相比一些西方国家,我们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其次,昆虫的复眼大多不是简单的平面结构,而成球形、肾形等等,在景深已经非常小的情况下,把这种立体结构表现清楚并不容易。昆虫的复眼一般也并不在身体的轴线上,所以如何选择焦平面的确很头疼。以蝗虫为例,如果从侧面拍摄,焦平面应该选择在凸出复眼的最高点和身体轴线之间的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前、后景深的空间,使得尽量多的细节落在景深内。这个小技巧需要实际练习才能掌握。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EXIF版本:0220 设备制造商:Canon 摄影机型号:Canon PowerShot S5 IS 光圈:f/3.5 快门:1/400 感光度ISO:80 拍照时间:2007:06:25 10:14:46 [查看该相机参数性能]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4)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前面提到过,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很“硬”的阳光直射,一方面反转片的宽容度比较小,较强的太阳光容易产生高反差,超出宽容度的范围,应该有的细节都被抹掉了。另一方面,直射光容易在光滑表面产生强反光,局部的高光不但没有细节,而且容易产生刺眼的感觉,破坏片子的整体效果。所以在拍摄微距时应该采用各种办法控制光的质量。比较之下,散射光能够产生最好的效果,使整个画面被均匀照亮。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在直射阳光下,可以使用柔光板或者伞进行散射,对于微距来说并不需要很大的遮挡面积,一块很小的柔光板就足够了,携带起来也很方便。大多数微距摄影是在多云的天气或者树荫下进行的。这种情况下,一块琥珀滤镜(81系列)可以帮助过滤掉那种不讨人喜欢的蓝灰色调,使红色调的东西更鲜艳。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在拍摄具有光滑表面的物体时,比如甲虫,或者表面有蜡质的植物,如杜鹃、夹竹桃等,要小心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很容易产生局部高光。最好将闪光灯的补偿指数减小2-3档,并注意闪光入射的角度。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很多情况下,被摄物背光一面的细节不容易表现出来,甚至会产生讨厌的阴影,这时候可以在相应的位置用反光板补光,不仅可以点亮局部,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反光板的类型来改变局部的色调。我个人比较喜欢使用金色或者金银混色的反光板,因为暖色调的东西总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这点对于经常在清晨林荫下拍摄的朋友也许比较有帮助。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中关村在线佳能 S5 IS EXIF版本:0220 设备制造商:Canon 摄影机型号:Canon PowerShot S5 IS 光圈:f/3.5 快门:1/1000 感光度ISO:80 拍照时间:2007:10:03 11:17:29 [查看该相机参数性能]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你在欣赏和羡慕他人的精美作品的同时,是否想到在照片背后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呢?拍摄微距更是如此,我们花费的时间和得到的结果是成正比的,前期工作越是细致,得到的结果就越是理想。希望这篇文章对喜爱微距摄影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衷心希望大家能拍出更多更好的微距作品。| 欢迎光临 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http://www.xzgly.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