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标题: 拍摄手记:冉庄地道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打印本页]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11:03
标题: 拍摄手记:冉庄地道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 于 2015-9-29 11:04 编辑

   
[attach]75244[/attach]
走进保定青苑冉庄地道战景区,耳边情不自禁地想起《地道战》插曲,当你从
遗留的街头巷尾的地道战各种枪眼时,冉庄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抗击
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在脑中不时凸显,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这里的人民
在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战争的雄伟乐章.........。
     [attach]75245[/attach]

冉庄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1937·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开始挖地洞,逐步由单口洞发展为双口洞、多口洞和战斗地道。冉庄地道站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清苑县境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主战场上一处极为重要的战争遗址。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  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

[attach]75242[/attach]


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25千米。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连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长16千米,形成了村村相连,家家相通,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地道的出入口设计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内墙根壁上,有的修在靠墙根的地面,还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面、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等处,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使敌人很难发现。

[attach]75253[/attach]


[attach]75255[/attach]

[attach]75251[/attach]

地道一般距地面2米,洞内高约1米~1.5米,宽约0.8米~1米,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两种。地道设有照明灯和路标,建有储粮室、厨房、厕所和休息室。为了充分发挥地道的优势,在村里各要道口的房顶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面修建了地堡,把地道与地面工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物,分别在小庙、碾子、烧饼炉、柜台、墙角、墙根等处,修筑了工事、枪眼。所有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观望,又能射击和拉雷。冉庄地道战工事具有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 灌、防毒气、防火烧的特点。

[attach]75249[/attach]


[attach]75252[/attach]
[attach]75250[/attach]
[attach]75258[/attach]

颇具传奇色彩的是,1965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它尚存暮年的枝叶,电影拍完后,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便枝脱叶落,与世长辞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躯,化作文物,供后人景仰。


[attach]75254[/attach]
[attach]75264[/attach]

冉庄地道战遗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8月,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月,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9月,被河北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第一批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成首家民族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经有关部门批准,成为中国首家民族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是全国百家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抗战期间,勤劳智慧的冀中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1938年开始挖地道,构建了近16公里长、巧夺天工的"地下长城",先后歼敌2100余人。解放后,地道战遗址相继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中心、德育教育基地等。
冉庄地道战遗址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别是近年来,游客数量迅速增加,每年达数万人次。为进一步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经有关部门批准,冉庄地道战遗址成为中国首家民族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后将有计划地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到此开展参观教育活动,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教热情,进一步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1965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道战》,主要介绍了抗战时期,处于敌后根据地的冀中平原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地道战,各村民配合主力部队,利用地道战优势,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业绩,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冉庄为电影《地道战》的主拍摄地,如今遗址内当年对敌斗争的大部分工事、地下设施,包括冉庄十字街头千年古槐大钟、碾子、翻板、马槽、锅台、水井地道口等保存完好,村庄仍保留着抗战时期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使人如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attach]75279[/attach]

[attach]75280[/attach]


[attach]75284[/attach]

[attach]75287[/attach][attach]75287[/attach][attach]75287[/attach]



[attach]75288[/attach][attach]75288[/attach][attach]75288[/attach]


[attach]75289[/attach][attach]75289[/attach]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12:40
欢迎登陆指导

作者: 国富民强    时间: 2015-9-29 15:06
图文并茂,欣赏好友佳作!!!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15:13
国富民强 发表于 2015-9-29 15:06
图文并茂,欣赏好友佳作!!!

谢谢赏图支持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15:14
国富民强 发表于 2015-9-29 15:06
图文并茂,欣赏好友佳作!!!

谢谢赏图支持
作者: 保定雄狮    时间: 2015-9-29 17:42

漂亮拍摄!!欣赏学习!!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18:05
国富民强 发表于 2015-9-29 15:06
图文并茂,欣赏好友佳作!!!

谢谢赏图

作者: 扣马山人    时间: 2015-9-29 19:12
欣赏支持。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20:57
扣马山人 发表于 2015-9-29 19:12
欣赏支持。

谢谢好友赏图

作者: 山间小溪    时间: 2015-9-29 20:59
精彩报道,欣赏学习!!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29 22:21
山间小溪 发表于 2015-9-29 20:59
精彩报道,欣赏学习!!

谢谢好友支持

作者: 想不到    时间: 2015-9-30 07:53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5-9-30 09:05
想不到 发表于 2015-9-30 07:53






欢迎光临 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http://www.xzgly.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